走进瑞典 Into Sweden

瑞典风景与名胜famous tourist sites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瑞典

瑞典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9.01.28        浏览:561 次

Laponia地区


摄影:Peter Cairns


Laponia 地区是欧洲最大的人类并未将其改变的绵延不断的山区。这里有险峻的山峦、广阔的高原、冰川、沼泽、原始森林、奔流的瀑布、和高山大湖。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动植物群,以及一些濒危的物种。


Laponia是能够体现萨米人文化的地区,也是西欧最后保留下来的广阔原野之一。该地区由Muddus、Sarek、Padjelanta和Stora Sjöfallet四座国家公园和Sjaunja、Stubba自然保护区及毗邻的Sulitelma, Tjuoltadalen,和Rapadalen地区组成。整个地区的面积为9400平方公里,景色迷人,具有极高的地质、生态和文化价值。


Laponia地区的大型国家公园内,从宽阔起伏的平原、圆润的山脊、以及奔腾滂湃的水体到尖耸的山峰、冰川和高山峡谷,都充分体现了伟大而非凡的自然变化力量。萨米人自史前时期起便居住在这里,它是保存最完好的斯堪的纳维亚北部游牧民族地区之一。


古老的萨米游牧社会大约成形于中世纪后期,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达到鼎盛。驯鹿饲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供出售,手工艺品也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约1900年,游牧社会开始瓦解。产业主义、现代化通讯、以及水力发电厂越来越深入到萨米人的生活。


Laponia 地区是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基于世界遗产公约框架内的首个合作项目。


1996年,Laponia地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自然价值评价如下:


该地区是地球发展变化的典型例证,尤其是能充分体现地质、生态和生物等方面的变化进程。这里不仅有美丽独特的自然现象,还有具有多样性的生物自然保护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文化价值评论如下:史前时期便居住着萨米人的瑞典北部Laponia 地区是保存最完好的斯堪的纳维亚北部游牧民族地区之一,有大型驯鹿放养牧场和草场、以及曾经十分流行的可追溯至人类早期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风俗。


联系方式

Ájtte瑞典山脉和萨米博物馆电话:+46-971-170 70。

约克莫克(Jokkmokk)市政电话:+46-971-172 48。

北博滕郡管理处电话:+46-920-960 00。



Karlskrona军港



摄影:Matz Arnström


位于Blekinge的Karlskrona军港于1680年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最高效的军港之一。十七世纪瑞典大时代时期,瑞典南部建立军港以保卫国家的需求与日俱增,军港防御工事的范围包括了现在的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德国北部部分地区。防御工事专家被召集到Karlskrona,使用新技术建造了现代化的军港。这里位于瑞典波罗的海帝国的中心,其显著的战略位置是其被建设为城镇的主要原因。


Karlskrona被宣布为新海军总部,军港和周边防御工事开始在Erik Dahlbergh的指导下建造。同时,瑞典的主要造船厂也从其他城镇移到了Karlskrona。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于1680创建的造船厂,是瑞典王国当时最大的工事场所。


如今,包含了造船厂、军港和周围防御工事的整个军港镇中心区是300年来防御工事的样板工程。与欧洲其他地方的同类海军基地不同,Karlskrona贸易活跃、发展迅速。这是因为自1809年以来瑞典边境并无战事。


拥有高水平建筑质量、艺术和技术含量的军港建筑保存完好,其中一些仍在发挥作用。它是海军历史上独特的港口,而且是一座超现代化的海军基地。瑞典海军的一只部队驻扎于此。目前造船工程仍在继续,生产民用和军用船只。


1998年,Karlskrona军港被列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Karlskrona是独一无二的保存完好的欧洲海军城镇规划杰作,它在借鉴早期其他国家海军设施的优点同时,也为随后拥有类似功能的其他海军城镇建设树立了标杆。在海军军力起决定性作用时代时的欧洲实力政治中,Karlskrona海军基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现存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军港。


联系方式:

Karlskrona海洋博物馆-电话:+46-455-539 00。



Tanum岩刻画




摄影:Jens Rydell


位于布胡斯省(Bohuslän)北部的Tanum岩刻画将游客带进青铜器时代人们的社会和宗教生活中。Tanum岩刻画由雕刻在平滑岩壁上的350多幅风格迥异的刻画组成。它们被认为是最原始的象形艺术,刻画作者仔细的规划其意义和定位。


布胡斯省(Bohuslän)北部约有1,500处知名岩刻画,新的岩刻画也不断被发现。人们在Tanum发现了大量独特的岩刻画。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13种刻画的涵义和形象,如杯记、船只、雪橇、动物、人类、手、脚、树、以及武器。刻画描述了青铜器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他们的精神历程、信仰和节日仪式。


多数岩刻画的形状代表独特的涵义,但Tanum多处岩刻画创作风格统一。其中一个例子是化石岩刻,共有约130种不重复的刻画形象,精致的创作带给游客深刻的印象。据猜测,刻画图案是由一个人在短时间内雕刻完成的。岩刻画有一些守猎场景和美丽的鹿绘画。


公元前1800-500年,当图案被雕刻在Tanum岩石上时,他们位于海水边缘。现如今,刻画位于海拔25-30米处。岩刻画世界遗产由以下几处组成:Aspeberget/Tegneby, Fossum, Kallsängen, Litsleby, Södra Ödsmål, Torsbo,以及Vitlycke。


目前,岩刻画面临着因冰冻、高温、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海水盐分和大面积酸蚀而开裂的威胁。他们正在加速风华,但人们已竭尽全力永久记录、保护、保存刻画。这已成为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岩石保护-Tanum文化遗产实验室”工程的一部分。


1994年,Tanum岩刻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Tanum岩刻画是青铜器时代最高质量艺术的独特象征。其深远的涵义提供了欧洲青铜器时代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稀有证据。Tanum刻画景观反映了该地区八千多年的人类生活历史。


联系方式

Tanum市政电话:+46-525-182 00。

西哥得兰省管理处电话:+46-31-60 50 00。



比尔卡和霍夫加登



摄影:Ola Ericson /stockholmsfoto.se


位于梅拉伦湖畔比约克岛(Björkö)上的比尔卡镇曾经是维京时代盛极一时的梅拉伦流域的中心。比尔卡镇始建于八世纪,后全面发展为一处重要的贸易中心和国际港口,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访客。位于该流域另一端的Adelsö岛上坐落着霍夫加登镇,拥有不计其数的维京时代海盗王、酋长和牧民的遗迹。


比尔卡镇是瑞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全盛时期拥有700户居民。由居住在Adelsö岛上的国王建立,由于Adelsö岛横跨海峡,因此小镇成为国王用于扩张和控制该地区贸易的工具。国王还维持该城镇的秩序,保护其财产免遭掠夺。


Adelsö岛上的霍夫加登镇有许多从维京时代遗留下来的珍贵遗迹。中世纪教堂里有大量的大型古墓,其中最大的三处被称为国王墓。在维京时代,这里还有围绕着淡水湖筑建了防洪提带的港口。港口内部有一座刻有古代北欧文字的石碑面向来往的船只。位于山脊上的自维京时代遗留下来的皇家遗址与霍夫加登镇很近。从皇家遗址开始,Birka镇和整个梅拉伦流域都由瑞典国王管辖。随后,Alsnöhus中世纪城堡就建在了皇家遗址上。1279年,这里还发现了瑞典贵族遗产。


感谢原始文字资料记载,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年轻的僧侣Ansgar曾来到Birka镇传颂基督教。他的传教活动持续了一年半,其间大量城镇居民受到洗礼。但是,Birka镇从未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异教徒和基督徒共同生活至十世纪末。Birka镇的角色后来被西格图娜镇所取代,并且在比约克岛上的海盗城镇也被弃用。十四世纪时,曾经十分重要的Alsnöhus城堡也逐渐衰落,Hovgården镇因此也失去了其重要性。


如今,在比约克岛有一座博物馆,主要展示Birka镇悠久的历史和考古发掘的展品。此外,每年夏天都有更加深入的主题展览。


1993年,Birka镇和Hovgården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为:


Birka-Hovgården地区是保存完好的维京地区,充分展示维京人在欧洲进行经济和政治扩张的两个世纪期间的维京时代贸易网。Birka镇还是保存最完好的,从未被改变的有着维京时代(公元700-900年)贸易地点特征的遗产。


联系方式

Birka博物馆-电话:+468-560 514 45



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



摄影:YuKengShih. Creative Commons-licensed.


位于西曼兰省的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始建于1681年,后于1700-1800年间逐渐发展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炼铁工厂之一。炼铁工厂由楼宇、公园、办公区、工人住宅、以及工业建筑组成。恩厄尔斯贝里是瑞典仅有的建筑和技术设备保存良好的炼铁工厂。


恩厄尔斯贝里的钢铁生产可追溯至中世纪,那时矿主们能够有效的利用Bergslagen矿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到十八世纪,恩厄尔斯贝里成为瑞典和欧洲最重要的炼铁工厂之一。以当时而论,超现代化的炼铁工厂能够精炼、打造铁器。铁矿来自Bergslagen矿区,而用于熔炼铁矿的木炭则来自附近的森林。


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最终拥有约50座不同的建筑。除了圆木隔热的冶炼炉和锤炼间,还有一间木炭和铁矿称重房。平日白天工作的工人可在被称作“客栈”的工作场所里购买酒、休息、进餐。


1917年,一座带轧钢车间的兰开夏式锻造厂在瑞典落成,包括两座办公楼、园林工人房、石矿渣冶炼塔、谷物商店、工人房、以及牛棚。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在1870年重新翻修过后,至今仍保存非常完好。尤为独特之处是高炉和锻造车间的水轮车、压碎器、送风机和锤炼机仍可正常工作。


几乎整个十八世纪,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由Söderhielm家族经营,十九世纪则由Timm家族经营。1916年,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被出售给Axel Ax的总领事:son Johnson,son Johnson 将其委托给Avesta炼铁工厂管理。三年后,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停止经营。如今,Nordstjernan公司拥有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并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的帮助下对其进行了重新的修复。


夏季,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向公众开放。


1993年,恩厄尔斯贝里炼铁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恩厄尔斯贝里不仅是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欧洲主要工业的杰出代表,而且在这里,重要的技术工艺保存下来,办公楼和工人宿舍楼也保存很完好。


联系方式

法格什塔(Fagersta)市电话:+46-223-440 00。


    法格什塔旅游局电话:+46-223-131 00。

瓦尔贝里广播站


1922-24年,瑞典在霍兰郡建立瓦尔贝里广播站,与世界广播传输网络对接。该站由无线发射设备组成,包括6座发射铁塔和亚历山德森发射装置,广播站象征着现代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并且是唯一的仍在运行的发射站。


二十世纪初,瑞典和美国之间快速、安全的通讯需求日益紧迫。横跨大西洋的电缆极易受到破坏,尤其在战争年代。因此瑞典议会于1920年拨款500万克朗用于兴建大型广播站。1924年12月1日,美国无线电公司利用最新技术开始承建该广播站。1925年7月2日,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正式宣布广播站落成。做为国际广播发射网络的对接分支,瓦尔贝里广播站在横跨大西洋电报通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Grimeton引以为豪的、发射器的核心部分是命名为亚历山德森发射装置的交立电机。其发明者Ernst Fredrik Werner Alexanderson(1878-1975)是瑞典-美国工程师,也是无线电和电视工程事业的先驱,他一生共取得300多项专利。Grimeton广播站装置有最后一批完整的亚历山德森发射器,目前仍投入使用。


6座高达127米的发射铁塔令人望而生畏。发射塔彼此相隔380米,每座铁塔都有46米长的横梁。八条天线在发射塔间传输无线电波。一条垂直的天线从每座发射塔传输电波。毗邻发射塔,由建筑师Carl Åkerblad设计完成的广播站主建筑,至今已建成80年,但依旧保存完好。此外,附近村庄还建有员工住宅。   


Grimeton广播站不仅代表了现代无线电通讯的发展进程,而且是瑞典西部最高的建筑物,是一处独特的历史遗产。


联系方式

亚历山大学会:+046 340 67 42 51

霍兰郡博物馆:+046 340 828 30

瓦尔贝里旅游局:+046 340 887 70

霍兰郡管理处:+046 35 13 20 00。

霍兰郡旅游局:+046 35 10 95 60

皇后岛宫


摄影:Alexis Daflos/Kungliga Husgerådskammaren


皇后岛宫是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和王后希尔维亚的住所之一。自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地基和宫殿建立以来,其内部装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反映着当时的时尚和流行趋势。皇后岛宫殿的南配楼是瑞典皇室居所,宫殿的其他场所全年向公众开放,宫殿尤为吸引人之处是公园、花园、中国宫殿和宫廷剧院。皇后岛宫殿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她是瑞典十八世纪皇家居所的范例,代表了当时欧洲的各种建筑风格。

吕勒奥的加默尔斯达德教堂村



摄影:Lena Nilsson


吕勒奥的加默尔斯达德是瑞典北部诺兰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教堂村。它还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唯一的兼容两种木制村镇风格的村庄 - 教堂村和自治区。教堂村由一排排房屋和居住在远离教堂的教民使用的房屋组成。教民们会在在大型教会节日、审判、集市和其他活动举行时,他们将住在教堂村。


在瑞典北部兴建教堂村的原因是该地区教徒数量庞大。遥远的距离使居住在远处的教徒很难在一天之内往返教堂和家。因此,教民不仅仅在有教会活动的节日里来此居住,他们也利用在此小住的时间到镇上做一些其他生意。经过十六世纪的改革,本地加强了对教会活动参加人和农牧民宗教信仰的控制,教堂村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准则。


自十四世纪以来,加默尔斯达德曾是一座集市,并且是如今瑞典北博滕(Norrbotten)一带的教区的中心。十七世纪初,加默尔斯达德发展成为一座教堂村,并获得贸易自主权。教堂分布于常住居民的住宅区中,教堂村共有424栋建筑。


加默尔斯达德独特的环境由十四世纪末的石头教堂及围绕在教堂周围的房屋、纵横密布的中世纪街道、以及可追溯至十七世纪的市镇建筑组成。教堂房屋的传统用途一直沿用至二十世纪50年代。如今,教堂村已经成为一个活跃的社区,仲夏时节,教堂房屋主要用于基督教确认礼仪式。


1996年,加默尔斯达德教堂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加默尔斯达德教堂村是展现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传统教堂风格的独特地区。它很好的诠释了传统城镇如何在恶劣自然环境下更好的发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优势。


联系方式


加默尔斯达德旅游办公室电话:+46-920-29 35 81。


北博滕村管理处电话:+46-920-960 00。



南厄兰岛(Southern Öland)的农业风景区




摄影:Ola Ericson /stockholmsfoto.se


世界遗产南厄兰岛农业风景区由56,000公顷的耕地、草场、村庄、古堡和水系组成。人们赋予其“千年之地”的美誉,本地区以拥有不同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独特文化和自然景观而闻名,同时,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繁荣兴旺的农业区。


厄兰岛是波罗的海第四大岛,世界遗产区占岛屿面积的三分之一。虽然早在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0-1800年)岛民就开始耕作土地,但至今土地的使用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仍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中世纪时期(公元1100-1400年),厄兰岛上的土地被分为村庄用地、耕地和草场。这里的村庄多为线形,这是依据当时在瑞典东部非常流行的“laga läge”形式建造而成的。在线形村落里,每块农田均朝向村庄内的主干道,农田的宽度是计算农田主在村庄中占有多大份额的主要依据。农田四周通常被具有典型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建筑包围围。


线形村庄之间是为集体所有的大片广阔田野,冬季用于喂养家畜。田野四周有明确的界限,并有石墙阻止野生食草动物的进入。村庄的组织体系一直沿用至19世纪初,直到新的体系被引入。变革的目的在于分配土地,使所有村民平等使用各类土地:田野、沼泽和底土。这一时期,岛民矗立起了石墙,成为厄兰岛的标志性建筑。


石器时代初期,边缘土地便被充分利用于放牧。边缘土地是村民的共同财产,由沼泽和岩石横亘浅层石灰岩中的矮化植被组成。矮化植被是偏僻土壤的显著特征。矮化植被区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及数千年放牧活动所遗留下的印记。耕地附近的沼泽地也被开发用于放牧和割晒牧草。您也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有着铁器时代特征的石墙、民居宅地和墓穴。


南厄兰岛的农业风景区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的原因是:


南厄兰岛风景区将悠久的文化历史以现代化方式呈现,人类积极适应当地地质和地形的自然约束。该地区是人类居住的典范,在这里,人类充分利用了单一岛屿上的多样化风景形态。


联系方式


卡尔马郡管理局电话:+46-480-820 00。


    厄兰岛旅游委员会电话:+46-485-560600

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



摄影:Susanne Hallmann


位于斯德哥尔摩南部Enskede的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由建筑师Gunnar Asplund和Sigurd Lewerentz于1919年至1940年间建造。他们在松柏丛生的山脊上创造了一片神圣的景观,数座小型教堂与四周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整个墓地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完全体现了二战前后瑞典建筑风格设计理念。这是一座兼具美观和功能性的现代化社区,也是逝者安息之地。1915年,斯德哥尔摩南部墓地设计国际竞赛宣布开始,Gunnar Asplund和Sigurd Lewerentz最终胜出。


两位建筑师的获胜方案完全基于景观。Lewerentz主要着重于景观设计,以及复活教堂(建于1926年)经典的设计灵感。Asplund投身于建筑领域,建于1934年-40年之间的Crematorium是其职业生涯和1930s建筑行业的典范作品。建筑师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设计,从整体景观到最小的灯。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于1940年建成,是自然和建筑和谐融合的杰作。


建筑任务包括对一些实用功能的严格需求,例如:火葬替代墓葬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之一。拥有信仰教堂、希望教堂、圣十字教堂三大教堂的火葬场紧邻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主入口而建。这里的景观尽头是横穿草地的花岗岩便道。真正的教堂不拘泥于结构形式,但用料考究,由Asplund特邀Sven Erixson, Bror Hjorth, Ivar Johnsson, 以及 Otte Sköld多位艺术家进行了装饰。真正的墓地被安排在松柏林中的墓区。此外,还有一片纪念林和一座纪念碑,以及户外骨灰安置所。


位于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以南的Tallum宫殿永久性的展出墓地历史和两位建筑师的作品。 


1994年,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


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是本世纪建筑和景观完美结合的代表性墓园作品。这个创作对全世界的墓园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斯德哥尔摩墓地 电话:+46-8-508 301 00



斯特鲁维的观测点群



摄影:Historicair


十九世纪初,德国-俄罗斯天文学家威廉姆﹒斯特吕乌决定利用三角测量法来测量地球精确的形状和尺寸。三角测量法的意思是定位一个特殊点,以三角形测量地球表面的距离和角度。如今我们使用卫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


斯特鲁维的观测点群由265个三角测量站点组成,彼此间隔30公里,从挪威的哈默弗斯特至黑海旁乌克兰伊兹梅尔,全长2,820公里。这些三角测量站是地形绘图学发展中的重要一步。2005年7月,265个测量站中的34个带有各种不同标记,如岩石钻孔、铁十字、堆石标或方尖石碑的测量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斯特吕乌于1816至1855年期间进行三角测量。通过测量,他能够证实斯堪迪纳维亚的经纬线比赤道短约10米。这证明地球并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而且随着地球的转动,整个球体向赤道偏转、两极变平。


斯特鲁维的观测点群横穿十个国家: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瑞典境内有7处测量点,其中4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分别位于Kiruna, Pajala, Övertorneå和Haparanda市的Tynnyrilaki, Jupukka, Pullinki和Perävaara山脉。芬兰坐拥83处三角测量点,其中6处成为世界遗产。挪威有4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高原海滨/Kvarken 群岛



摄影:Lars Guvå


在内陆冰河时期过后,世界最高的陆地抬升形成了瑞典高原海滨。9,600年前冰川融化后,陆地从海平面抬升,植物和动物逐步出现。人类开始在此定居,也对当地有了影响。高原海滨宁静、独特的美景体现在绵延的山脊、海面上陡峭的悬崖、以及涌动在岛屿之间的溪流。


大约20,000年前,瑞典完全被内陆冰川覆盖。位于西诺尔兰郡的高原海滨地区的陆地表面受到三公里宽的冰川的向下挤压,随着冰川的融化,陆地反弹回初始位置。这就是最近一次冰河世纪冰川融化高峰期过后,陆地抬升了近800米的基本解释。本地区是世界同类型地质景观中抬升最大的一个地区,这成为高原海滨被评为世界遗产的主要原因。


这片142,500公顷的陆地是地质力如何在相对短的时期内显著地改变地貌的例证。此外这里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是,冰碛石和森林覆盖的半球状山脉形成了海拔最高的海岸线,海拔为海平面以上286米。近海堤岸的海拔也高达260米。


这里的陆地和海洋生物种群十分丰富。如陆地上有不同种类的森林、松果丛林、以及罕见的落叶林,如榛木、酸橙树和榆木。在向北延伸的悬崖上,您可以发现奇异的高山物种,如簇生虎耳草、高山石松、高山斗蓬草、三叶草、以及高原海滨独有的稀有植物“strandtraven”


陆地的迅速抬升影响了沿岸人类的生活。 据当今海岸线三公里的范围内有长达7000年的人类住所和活动的遗迹。不同时代的海岸线均残留有人类居所遗迹,有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人类马车遗迹,有铁器时代古墓遗迹,还有一个千年历史的桥墩和房屋地基遗迹。


2000年,高原海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 


高原海滨是世界上经历了冰川消融导致陆地抬升的地点之一。它清晰地再现了陆地反弹,其特殊性在于地表抬升的总高度达到294米,超过了其它地壳运动。高原海滨地区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核心地区”,地壳运动在这里被首次发现,并得到研究。


联系方式


西诺尔兰郡电话:+46-611-34 90 00。


“我的瑞典之旅”电话:+46-611- 55 77 50。


恩舍尔兹维克(Örnsköldsvik)旅游理事会电话:+46-660-881 00。



瑞典凯伦堡管理集团公司(Calenberg Management Group AB)

地址:Packhusplatsen 2 Våning 5411 13 Göteborg

邮箱:623338898@qq.com

电话:0046 (0)188 001 888  (0)72 321 8898


中国办事处集合采购中心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路中国陶瓷城5层

电话:0086 188 0117 8898   联系人:刘镔



Copyright © 2020 瑞典凯伦堡管理集团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逐日科技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